需由用户执行的使用步骤、顺序应有逻辑,并使用户意识到按顺序执行步骤的重要性。说明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以及发生错误的后果和处理方式,将使用步骤涉及的问题处理和其他相关情况在故障处理部分进行总结。告知用户哪些是必要步骤,哪些是可选步骤。提供必要的图示,参考四、(三)4.示意图的要求。
以下使用说明相关的内容模块均应遵守上述原则。
【安装和设置】
给出完整的安装设置说明。如适用,提供安装所需零件、材料和工具的说明。
如果非专业人士无法安装产品,请在说明书和机身标签中告知用户,同时提供给用户的说明书中应省略安装说明。
开箱若有特殊要求,应在包装箱标签上给出开箱说明。二级包装开包若有特殊要求,应在说明书中给出开包说明。无菌包装产品应在说明书和包装标签上均注明“若包装损坏,严禁使用”。
提供必要的放置建议,如:更适合放地板上还是桌子上,内含液体的如何摆放防止漏液,避免封堵散热口等。倾倒、坠落、误触发等若可能对用户或环境中其他实体(如婴幼儿、儿童、宠物)产生风险,应给出这些风险降低至最小的建议或安全提示。说明安装后建议避免移动、谨慎移动,还是可经常随意携带移动(在【携带】部分详述)。
首次使用前、每次使用前或其他规定情况使用(如间隔一段时间)前,若需要进行任何准备或安全有效性检查工作,如预热、校准、质控、检查、清洁、消毒等,应在说明书详细说明,并在产品表面中给出提示,即使该任务可能如目测检查一样简单。除满足本章开头的总原则外,还应特别指明出现问题时如何解决。
【操作】
给出完整的操作说明,使用流程图有利于增强说明效果。明确操作者是用户自己还是需要其他人帮助。如果需要两人及以上配合操作,操作说明中应明确每个人的操作内容。
对于操作流程比较复杂的产品,应给出操作结果的反馈,格外精心撰写说明书,并由产品的预期用户对其进行充分的信息传达有效性验证,如血压计若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对坐姿、袖带安装、注气等操作均有要求。敷料类产品应给出用量、更换频次、使用限制等说明。说明可以是建议性的,但应有验证资料支持。
【配合使用】
对于需要配合其他医疗器械或一般商品使用的,在二者(及以上)配合使用的环节应给出详细的配合操作说明。配合使用产品,若为专门配合申报产品,应给出制造商、型号,若为通用配合,应给出配合要求,也可给出建议配合使用产品,措辞中应明确体现出是专配还是通配的推荐品。配合使用产品若为医疗器械或药品等管制产品,应提醒用户查阅其注册信息,确保使用在中国经过注册合法上市的产品。例如:雾化器应明确雾化药物以及驱动气体,如果不能用氧气驱动,则应警示该设备不能使用氧气,若可以使用高浓度氧气,则应明确氧气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维护和保养】
给出完整的维护和保养说明,可能包括清洁、消毒、检查、校准等。明确用户应负责哪些维护和保养工作。
由用户负责的维护,应列出所需用品、维护频次或触发维护的条件、维护不当的后果等。其中清洗消毒应包括预处理、清洗、消毒、冲洗、干燥、后处理、保存(各项如适用)等步骤的完整说明,应推荐清洁剂、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量(若适用),用到的物品应易于获得。
不由用户负责的维护,简要列出正确的维护操作和未按要求维护的后果,明确由谁负责,由谁发起,维护频次或触发维护的条件。若自行处理不当会造成危险,应在机身标签增加不要自行维护的说明。如助听器应定期送到验配中心保养、检查,以确保助听器处于良好状态。
【储存】
给出完整的储存环境说明,包括(1)打开包装前/开封前储存环境(如适用)、(2)开封后储存环境(如适用)、(3)打开包装后两次使用间的储存环境(如适用,是否使用保护装置可存在差异)、(4)携带/移动中能耐受的环境冲击(如适用,是否使用保护装置可存在差异),说明存储不当的后果。储存既指打开包装前的储存,也指可重复使用产品打开包装后两次使用间的保存。包装包括普通包装、无菌包装、密封包装等,其中打开密封包装称为开封。存储条件与所要求的存储方式相关,如放入保护装置时产品可承受更严苛的储存环境。
对于使用频次低的产品,两次使用间正确的储存对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尤其重要。可将包装盒设计成适合储存,易于取用的形式。若有必要应提供产品标签强调储存方面的关键注意点,如血压计的胶管避免弯折。
应分析所声称的保存条件是否都是必要的,不要提出难以符合而无意义的要求。可告知用户最低储存要求,和可以延长或缩短使用期限的储存条件。产品损坏或性能降低时产品若发生可识别的外观改变,应在说明书和/或机身标签中予以体现。
【携带】
若可携带,应给出携带方法、可接受的环境条件和能承受的环境冲击,如机场、放射性、核磁共振、供电条件等特殊情况。应区分在特殊环境中可携带和可使用的区别,携带还要区分是否符合规定的存储条件(如放入旅行保护装置中),区分静态环境条件与动态环境冲击的差别,考虑温度、湿度、灰尘、气压、振动等因素,并提供环境试验证据。若产品仅通过更换接头即可接入国外电网使用,其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应满足宽电压、频率的要求,相关的检验和验证也应基于宽电压、频率。
若不可携带、不可随意移动,应在说明书和/或机身标签中予以明确。
【配件、耗材更换】
若涉及,应提供完整的配件、耗材等更换说明。由用户负责更换配件的操作应足够简单,如换电池,耳温枪更换接触帽。明确配件、耗材是包括在产品组成内,还是通用配件(如电池),并给出耗尽后如何补充的建议。配件、耗材若为医疗器械或药品等管制产品,应指定品种、品种范围,若为通配应给出选择要求,告知用户应购买在中国已注册合法上市产品。
【故障处理】
产品应尽力设计得不易发生故障,在此基础上在文末适当位置提供完整的故障处理和紧急处理(如适用)的说明。
故障处理应首先汇总在安装、操作或维护等章节所提出的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处提供解决方法。建议采用包含问题与操作的表格,以简洁的语言清楚地说明每个问题的表现,以便用户可以轻松地匹配问题与其遇到的情况。对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组,每组应首先介绍最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问题。
如果产品可显示出错消息,请列出这些信息及其含义,明确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步骤。某些用户疾病症状容易与设备故障信息混淆,应予以说明。对于用户不能解决或不应尝试解决的问题,应警示其不要擅自处理,并告知用户如何获得帮助。在此处重述售后服务联系方式。
用于生命支持的家用医疗器械应提供发生紧急事件时进行急救的计划。
告知用户如何向药监部门报告不良事件。
【废弃处置】
应提供完整的废弃处置说明(包括整机和耗材),明确使用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或产品寿命结束后的废弃处置方式,应符合我国环保要求。对于废弃物毒性较大的,应给出不宜直接排入下水道或扔到垃圾箱的提示。应说明可能对用户或环境中其他实体(如婴幼儿、儿童、宠物等)产生的风险,以及将这些风险降低至最小的建议。如小件废弃物应给出避免随手放置的提示,以防被误食。